《安全与环境学报》

 
 
单价 面议对比
询价 暂无
浏览 987
发货 北京
过期 长期有效
更新 2012-02-09 19:19
 






详细说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年创刊,是安全与环境学科的学术性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逢双月下旬出版,刊号为ISSN 1009-6094 CN 11-4537/X,由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原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主办,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冯长根教授任主编。
    《安全与环境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CA)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入编《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据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8年,《安全与环境学报》影响因子为0.975,在34种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类期刊中排第10位,其中安全类排第1位。
    《安全与环境学报》办刊宗旨:交流安全与环境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发展安全与环境科学技术,培育安全与环境科研队伍,为中国和全球的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服务。
    《安全与环境学报》读者对象:相关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相关师生,政府部门管理及决策者,厂矿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本刊特别注重为博士生、硕士生科研服务。
    《安全与环境学报》主要刊载石油、化工、环保、矿业、信息、网络、冶金、建筑、交通、勘探、国防等相关领域的安全科学理论、安全工程与技术、安全管理与监察理论、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职业安全与卫生、安全评估方法、事故调查与剖析、安全数值模拟与仿真、环境科学理论、环境工程与技术、社会与环境、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灾害及其防治、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废物处理及其综合利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检测等科学研究新成果、新进展及新方法。
    本刊还辟有信息广告页,可以刊登:产品信息、招生信息(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招聘信息、会议和办班信息、展览信息、出版信息、设备仪器信息等。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大专院校硕士生、博士生、教师和科研人员、科研院所、工矿企事业单位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积极投稿,也欢迎各单位利用本刊信息广告页,介绍本单位概况,向社会展示重大科研成果、学术动态、新产品、学术信息和管理经验。
   《安全与环境学报》编辑委员会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主 编(Editor-in-Chief):冯长根 FENG Changgen, Beijing Inst. of Tech.    

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in-Chief):李生才 LI SHEngcai, Beijing Inst. of Tech.   
                                                         
黄风雷HUANG Fenglei, Beijing Inst. of Tech.
 

编委(Member)
丁永生 DING Yongsheng, Dalian Maritime Univ.         
马云东MA Yundong, Liaoning Technical Univ.
尹 华YIN Hua, Ji'nan Univ.                       
尹光志YIN Guangzhi, Chongqing Univ.
牛雪平NIU Xueping, Inner Mongolia Univ.             
王晓昌WANG Xiaochang, Xi'an Univ. of Arch. and Tech.
冯长根FENG Changgen, Beijing Inst. of Tech.             
史衍玺SHI Yanxi,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
宁 平NING Ping, Kunming Univ. of Sci. and Tech.               
甘复兴GAN Fuxing, Wuhan Univ.
申立贤SHEN Lixian, Beijing Muni. Research Inst. of Envir. Prot.   
龙腾锐 LONG Tengrui, Chongqing Univ.
任官平REN Guanping, 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 Sci.     
任南琪REN Nanqi, Harbin Inst. of Tech.
全 燮 QUAN Xie, Dalian Univ. of Tech.           
孙金华 SUN Jinhua, Univ. of Sci. and Tech. of China
孙晓明 SUN Xiaoming, Sun Yat-sen Univ.          
孙瑞山 SUN Ruishan, Civil Avi. Univ. of China
刘江歌 LIU Jiangge, Research Inst. of Chem. Defence  
刘宝珺 LIU Baojun, Chengdu Inst. of Geo. and Min.        
朱 坦ZHU Tan, Nankai Univ.                    
朱 宪 ZHU Xian, Shanghai Univ.
李生才 LI Shengcai, Beijing Inst. of Tech.             
余建星YU Jianxing, Tianjin Univ.     
吴 穹WU Qiong, Shenyang Inst. of Aero. Eng.        
吴宗之WU Zongzhi,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 & Tech.
宋存义SONG Cunyi, Univ. of Sci. and Tech. Beijing 
宋振骐SONG Zhenqi, Shandong Univ. of Sci. and Tech.
张书廷 ZHANG Shuting, Tianjin Univ.                
张全国 ZHANG Quanguo, Henan Agricultural Univ.      
张泽廷 ZHANG Zeting, Beijing Univ. of Chem. Tech.     
张殿业ZHANG Diany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
张福锁 ZHANG Fusuo, China Agricultural Univ.
杨志峰YANG Zhifeng, Beijing Normal Univ.
沈恒根SHEN Henggen, Donghua Univ.
陈 坚CHEN Jian, Southern Yangtze Univ.           
陈立民CHEN Limin, Fudan Univ.          
陈发虎 CHEN Fahu, Lanzhou Univ.                  
陈克复CHEN Kefu, South China Univ. of Tech.        
单孝全SHAN Xiaoquan, Re search Center of Eco-Envir. Sci.    
周智明ZHOU Zhiming, Beijing Inst. of Tech.
罗 云LUO Yun, China Univ. of Geosciences   
范维澄FAN Weicheng, Tsinghua Univ.
姜 亢JIANG Kang, Capital Univ.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胡双启 HU Shuangqi, North Univ. of China        
胡筱敏 HU Xiaomin, Northeastern Univ    
赵 毅ZHAO Yi,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
钟群鹏ZHONG Qunpeng, Beihang Univ.
钟儒刚ZHONG Rugang, Beijing Univ. of Tech.
夏 禾XIA He, Beijing Jiaotong Univ.
钱 易QIAN Yi, Tsinghua Univ.
钱新明QIAN Xinming, Beijing Inst. of Tech.       
高宝玉GAO Baoyu, Shandong Univ.
黄 平HUANG Ping, Beijing Inst. of Tech.
黄风雷HUANG Fenglei, Beijing Inst. of Tech.    
景国勋JING Guoxun, Henan Polytech. Univ.
曾 刚 ZENG Gang, East China Normal Univ.
曾凤柳ZENG Fengliu,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    
程晓舫CHENG Xiaofang, Univ. of Sci. and Tech. of China   
蒋军成JIANG Juncheng, Nanjing Univ. of Tech.
路迈西LU Maixi, China Univ. of Mining & Tech.
熊仁钦XIONG Renqin, Hunan Univ. of Sci. and Tech.
翟世奎ZHAI Shikui, Ocean Univ. of China           
魏复盛WEI Fusheng, China National Envir. Monit.Center 
 
P. AGAMUTHU, University of Malaysia, Malaysia       
L. A. BOLSHOV, Russian Academy of Sci.s, Russia
L. CHAN, UNBC Univ. of Northern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A. CUNDY, Univ. of Brighton, UK
J. DOREA, The Univ. of Brasilia, Brazil
J. FUHRER, Swiss Federal Research Station for Agroecology and Agriculture, Switzerland
K. HASEGAWA, Chiba Inst. of Sci., Japan
P. HOODA, Kingston Univ., UK
D. W HOPKINS, Scottish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UK
H K. HUDNELL,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A
R. T. ISLAMOV, Intl. Nuclear Safety Center, Russia
P. KAFKA, www.Relconsult.de, Germany    
P. KJELDSEN,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Denmark
Hsiang-Cheng KUNG,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USA
Young Soon LEE, Seoul National Univ. of Tech., Korea
R. MICHEL, Leibniz University Hannover, Germany
C MURITH, Swiss Federal Office of Public Health, Switzerland
H. J. PASMAN, Technical Univ. of Delft, The Netherlands
W. J. G. M. PEIJNENBURG, National Inst. of Public and the Envir., The Netherlands
C. POSCHENRIEDER, Univ. Aut noma de Barcelona, Spain
J. ROHACS, Budapest Univ. of Tech. and Economics, Hungary
H. SEGNER, University of Bern, Switzerland
J. E. S. VENART, Univ. of New Brunswick, Canada

作图常用参数

 

  要点 图中所有线条、文字必须用黑色绘制;用线形或标识符区分;不得有阴影。

 

  1、  Word 中的图形

简单的方框图、程序框图和几何图形一般用word 中的绘图软件来完成。相关常用参数如下:一般情况下图宽度小  于8cm,必须通栏排版时图宽度大于14cm,小于16cm

 

箭头

宽度

备注

线条

实心、中长、最细(在其他箭头中改变箭头后端形状)

0.5

坐标线、尺寸线、指引线等起辅助作用的线;方框图程序框图的框线

0.75

轮廓线、曲线等要突出的主要部分

文字

 

字号

字体

 

与边框之间的宽度

绘制格式

6

汉字:宋体

罗马字:Symbol

英文/数字:Time New Roman

四边各留半个字宽

以文本框方式输入,将文本框边线、填充颜色设为无色

             

 

小技巧:多用文字居中,绘图中的对齐与分布。图形完成后选中所有的图形进行组合。

 

2、  坐标曲线图

绘制数据曲线的常用软件有三种,Microcal Origin 5.0 , Matlab  Microsoft Excel

Microcal Origin 5.0是其中功能最强的一种,所以建议作者使用。该软件可以从网上下载。该软件的常用参数如下(画完后通过菜单中的Format修改):

页面尺寸

曲线粗细

表示点大小

坐标粗细

刻度线方向

文字

14cm×10cm

高度可放宽要求

1.5point

 

5point

 

1.0point

 

向内

 

Time New Roman

字号:18pt

Matlab绘图功能也很强,单个细节参数需要通过函数调整,请参阅相关的指导资料,以保证最终的尺寸为7cm×5cm,坐标线粗0.5,曲线粗0.75,图上文字为6号。

 

3、  照片以及其他位图

若无电子文档,请用扫描仪以600dpi精度扫入,存为.tif格式;若是以抓图方式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图片,也存为.tif格式。图中的文字或不清楚的线条在photoshop中修改。参数如下:先修改成最终成图的尺寸;然后取细线5pixels,粗线7pixels;字大小为6号,汉字为宋体,英文和数字为Time New Roman,罗马字为Symbol


《安全与环境学报》投稿须知
 
1 投稿及受理
  作者首先在网站注册,然后上传稿件(请不要重复上传)。注册信息中请务必注明电子邮件和电话以便联系。本刊将在2个工作日内通过网站和电子邮件给作者答复。初审通过的稿件需缴纳审稿费100元,同时邮寄论文版权转让确认书1份及基金证明材料(限有基金支持的论文)。论文中请署明作者详细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电话、E-mail等。
收到审稿费6周之内,编辑部通知作者审稿结果,否则作者有权处理自己文章。作者与编辑部联系时,请说明稿件编号。稿件录用与否,由编辑部及时函告作者。需修改的稿件,将由编辑部转达审查意见并附"修改须知"给作者,作者寄回修改稿时,应附对审查意见的逐点说明,同时寄回原稿,以便复审。
2 稿件形式及篇幅
2.1 
研究论文 报道学术价值显著、实验数据完整、具有原始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全文连图、表、参考文献和中、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6千字。
2.2 研究通讯 迅速报道学术价值显著的重要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全文不超过2千字,不附中文摘要,只附英文摘要,在本刊以研究通讯发表的文章,待进一步研究工作结束后,仍可以研究论文形式在本刊重新发表。
2.3 研究简报 主要报道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2.4 研究专题 由学科带头人或著名学者系统报道本人所从事的某一研究领域的工作及取得的学术成就。
2.5 综述与进展 对当前安全与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述评,并发表作者的见解。
2.6 学术动态 报道相关领域发展动向、著名学者的报告及学术活动信息。
3 文稿要求
3.1 题名 题名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另外,如果为系列论文、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特定内容。
3.2 摘要、关键词  所投稿件需附必要的中、英文摘要。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引用参考文献。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为了加强国际交流,英文摘要尽量写详细(300个实词以上,或15句左右),英文摘要应反映文稿的实质内容。列出3~8个中、英文关键词,中文关键词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3.3引言 引言包括研究的意义、前人研究的进展、本研究的切入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4实验描述 实验部分的叙述应尽量简洁明了,但实验描述应足以使他人能重复实现。数据报道应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及精确度。实验部分应首先说明测试仪器的型号、生产厂名或公司名、测试条件和精度;所用材料、试剂的纯度和纯化方法;所用的标准技术和方法;凡已见报道的实验,只需列出参考文献。实验注意事项应予注明。理论计算中采用的计算程序、来源及计算机型号、语言应予注明。
3.5图表绘制  图、表和照片应尽量精简,附图须用计算机绘制,或扫描插入文稿中。实验点必须准确,线条应均匀、可辨、分清虚实,应尽量避免图内有图注。扫描照片须黑白分明、图像应保证灰度层次清晰。源于同一实验数据,经过简单代数运算而得的数值不应列入同一表内。
4 数据表征
4.1 量、单位及其符号  必须采用新标准规定的量符号。新标准规定:量的符号必须使用斜体字母,对于矢量和张量,还应使用黑斜体,只有pH是例外,应采用正体;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不能把量符号作为纯数使用;不能把化学元素符号作为量符号使用。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基础,加上我国选定的一些非SI单位构成的。1984年2月27日发布了《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GB 3100~3102,这是我国各行各业都必须执行的强制性、基础性标准。
单位符号一律采用正体。
4.2 图、表数据表征  图、表应该用无量纲的纯数来表征,因此,图的坐标和表的栏目应该以下列方式之一来标注:1)量符号和单位符号的比值(如t/℃);2)无量纲的量符号(如A);3)纯数的数学函数如lg[Ax/(AmaxAx)]。
5 参考文献
5.1 文献标注 文内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在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全部列出,序号间用逗号隔开;如遇连续序号,用波浪号连接起止序号。不可引用非公开出版的书、刊,不可引用未见到原文的文献。
5.2 著录格式  本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实施。本刊发表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内容以英文刊出,稿件中引用的中文文献需同时提供中、英文著录项目。
6 邮寄地址
普通邮寄地址: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安全与环境学报杂志社
快递详细地址: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9号教学楼613
7 其他说明
  稿件收到日期以本刊收到稿件日期为准。
  刊出论文会全文上网,中、英文摘要等由编辑部提供给有关文摘检索类刊物编辑部,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不再另行发放。如作者不同意提供,请在投稿时附函说明。
稿件若为基金项目,请注明编号并提供文件复印件。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EHS服务供应
安全歌曲《安全说》 《三十能立》-第一本EHS人自己的职场小说
网站首页  |  关于EHSCity  |  产品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EHS微信群 EHS论坛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9037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