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

   2007-10-01 654
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
GA 95-2007
 
    

 

前言  ……………………………………………………………………………………………………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要求  ………………………………………………………………………………………………… 2

5  维修条件  ……………………………………………………………………………………………… 2

6  维修技术要求  ………………………………………………………………………………………… 5

7  报废规定  ……………………………………………………………………………………………… 7

8  试验方法  ……………………………………………………………………………………………… 8

9  检验规则  ……………………………………………………………………………………………… 9


 

   

 

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9章为强制性的,其余内容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参考ISO11602-2:2000(E)《 消防—手提式和推车式灭火器 第2部分:检查和维修》,为规范灭火器的维修,加强对灭火器维修单位的监督管理,确保经维修的灭火器完好有效而制定的。

本标准代替GA 95-1995《灭火器的维修与报废》。

本标准与GA 95-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

——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第4章总要求;

——增加了第5章维修条件;

——第6章维修技术要求根据灭火器维修的一般程序,增加了一般规定、拆卸、水压试验、筒体清洗和干燥、再充装的要求,修改了零部件更换和维修标识的要求;

——取消了灭火器检查的内容;

——增加了第8章试验方法;

——增加了第9章检验规则。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A 95-1995《灭火器的维修与报废》标准废止。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5)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江苏省公安厅消防局、黑龙江省公安厅消防局、广东省公安厅消防局、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鹏翔、高宁宇、孙卫东、曹顺学、肖裔平、金义重、康鸿翔、屈励、周鹏、李绍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A 95-1995

 


 

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灭火器维修的术语和定义、总要求、维修条件、维修技术要求、报废、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手提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的维修、报废,适用于对灭火器维修单位的维修条件和维修能力的评价。其它类型灭火器的维修与报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351.1-2005  手提式灭火器 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

GB/T 4351.3-2005  手提式灭火器 第3部分:检验细则

GB 8109-2005  推车式灭火器

GB/T9251   气瓶水压试验方法

GA 402  1211灭火器报废规定

 

 

6.1  一般规定

6.1.1  维修前应对灭火器逐具进行检查,确定并记录灭火器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基本参数等信息。

6.1.2  灭火器维修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a)  对灭火器进行外观检查,确认灭火器的规格型号以及是否属于报废范围;

    b)  检查灭火器的内部压力,只有在确认灭火器内部无压力时,方可拆卸;

c)  对确认属于报废范围的灭火器进行报废处理;

d) 对确认不属于报废范围的灭火器筒体、贮气瓶、器头和推车式灭火器的喷射软管组件逐个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e)  对灭火器筒体进行清洗,干粉、二氧化碳及洁净气体灭火器应将筒体干燥后使用;

    f)  检查灭火器配件,更换密封件和已损的部件;

  g)  按灭火器相应标准和铭牌的规定进行灭火剂及驱动气体再充装,并逐具进行气密性试验;

    h)  对维修后的灭火器进行维修出厂检验,检验合格贴上维修合格证方能出厂;

    i)  整理维修记录。

6.1.3  对贮气瓶式灭火器进行维修时,贮气瓶不管使用与否,都应释放完驱动气体,对贮气瓶逐个进行水压试验、清洗、干燥、更换密封件、按规定充装驱动气体,并逐具进行气密性试验。

6.1.4  灭火器维修过程应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维修人员安全,特别是拆卸、水压试验、灌装驱动气体、报废等步骤。

6.2  拆卸

6.2.1  拆卸灭火器应采用安全的拆卸方法和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只有在确认灭火器内部无压力时,方可拆卸灭火器器头或阀门。

6.2.2  为防止污染环境,水压试验前应将灭火器筒体内剩余的灭火剂分别倒入相应的废品贮罐内另行处理。清理灭火器内残剩灭火剂时,要防止不同灭火剂混杂污染。

6.3  水压试验

6.3.1  一般规定

6.3.1.1  灭火器维修和再充装时,维修单位必须逐个对灭火器筒体和贮气瓶进行水压试验。

6.3.1.2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钢瓶应逐个进行残余变形率的测定。

6.3.2  试验压力

灭火器筒体和贮存驱动气体的贮气瓶应按制造商规定的试验压力进行水压试验。

6.3.3  试验要求

6.3.3.1  水压试验时不得有泄漏、破裂以及反映结构强度缺陷的可见的变形。

6.3.3.2  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瓶的残余变形率不得大于3%

6.4  筒体清洗和干燥

6.4.1  水压试验合格的灭火器筒体内部应清洗干净。

6.4.2  灭火器的零部件不得用有机溶剂洗涤。

6.4.3  对所有非水基型灭火器,再充装前应确保空灭火器筒体内干燥。

6.5  零部件更换

6.5.1  灭火器筒体和器头主体(不含提、压把)不得更换,所有需更换的灭火器零、部件应采用原灭火器生产企业提供或推荐的相同型号、规格的产品。

6.5.2  水压试验合格的筒体,铭牌完整,但有部分漆皮脱落的,允许补漆,漆膜应光滑、平整、色泽一致,无气泡、流痕、皱纹等缺陷,涂漆不应覆盖铭牌。

6.5.3  变形、变色、老化或断裂的橡胶、塑料件必须更换。

6.5.4  用于贮压式灭火器的压力指示器外表面不得有变形、损伤等缺陷,压力值的显示应正常,示值误差应符合GB4351.1-20056.13.3的要求,否则应更换压力指示器,更换的压力指示器应与所维修灭火器的类型、20℃时工作压力、红、绿、黄区标示范围相一致。

6.5.5  喷嘴和喷射软管有变形、开裂、损伤等缺陷的,必须更换。防尘盖应保证灭火剂喷出时能够自行脱落或击碎。

6.5.6  灭火器的压把、提把等金属件不得有严重损伤、变形、锈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贮气瓶式灭火器的顶针不得有肉眼可见的缺陷,否则,必须更换。

6.5.7  密封片、密封垫等密封零件必须更换,并符合密封要求。

6.5.8  灭火器的虹吸管和贮气瓶式灭火器的出气管不应有弯折、堵塞、损伤和裂纹等缺陷,否则,必须更换。

6.5.9  水压试验不合格或永久性标志不符合GB 4351.1-20059.4GB 810920059.2.5要求的贮气瓶必须更换,并将不合格贮气瓶作报废处理。

6.5.10  用于二氧化碳灭火器或贮气瓶的超压保护装置,其动作压力应符合GB4351.1-20056.10.4.7GB8109-20056.10.4的要求。

6.5.11  水基型或泡沫型灭火器的滤网损坏的,必须更换。

6.5.12  推车式灭火器的车轮、车架组件的固定单元、喷射软管的固定装置损坏的必须更换。

6.5.13  车用灭火器应按制造商的要求更换专用配件。

6.6  再充装

6.6.1  在进行再充装时,应按制造商的要求进行操作。

6.6.2  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再充装时不得采用加热法,也不得以压力水为驱动力将二氧化碳灭火剂从储存气瓶中充装到灭火器内。

6.6.3  再充装所更换的灭火剂应采用原灭火器生产企业提供或推荐的相同型号、规格的产品。

6.6.4  一种干粉不应与另一种干粉混合,亦不得被其污染;ABC干粉和BC干粉充装设备应单独设置,充装场地应分隔独立。

6.6.5  灭火器不得从一种类型转换成另一种类型,任何一种灭火器均不得转换充装不同种类的灭火剂。

6.6.6  送修灭火器中剩余的灭火剂不得回收再次使用(1211灭火剂除外)。

6.6.7  洁净气体灭火器只能按铭牌上规定的灭火剂和剂量充装。

6.6.8  1211灭火器中取出灭火剂时,应使用密闭的1211回收系统。取出的1211灭火剂应经净化处理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时,才可以循环使用。

6.6.9  可再充装型贮压式灭火器的充压须符合灭火器铭牌上所规定的充装压力的要求。充压时不得用灭火器压力指示器作计量器具,并应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调整充装压力。

6.6.10  露点低于-55℃的工业用氮气、纯度99.5%以上的二氧化碳以及不含水分的压缩空气,方可用于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和洁净气体灭火器的驱动气体,驱动气体的种类应与灭火器铭牌或贮气瓶上标注的一致。

6.6.11  再充装后的灭火器必须逐具进行气密性试验。

6.7  维修记录和维修标识

6.7.1  维修单位应对维修和再充装的灭火器逐具进行编号,并按编号记录维修和再充装信息,确保维修和再充装灭火器的可追溯性。

6.7.2  维修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使用单位、制造商名称、出厂时间、型号规格、维修编号、检验项目及检验数据、配件更换情况、维修后总质量、钢瓶序列号、维修人员、检验人员等。

6.7.3  每具维修出厂检验合格的灭火器都应贴有维修合格证,其内容、格式和尺寸应符合图1的要求:

 

1

注:维修合格证外围边框粗0.6mm,红色,内框线粗0.2mm,黑色;“灭火器维修合格证”及单位名称字高5mm,

余文字高4mm,文字为黑体黑色。

6.7.4  维修合格证应采用不加热的方法固定在灭火器的筒体上,不得覆盖生产厂铭牌。当将其从灭火器的筒体拆除时,这些标识应自行破损。

6.7.5  贮气瓶维修后应有独立的维修标识(不允许打钢字),标明贮气瓶的总重量和驱动气体充装量,同时还应有维修单位名称和充气的年、月。

7  报废规定

7.1  灭火器从出厂日期算起,达到如下年限的,必须报废:

a)  水基型灭火器——年;

b)  干粉灭火器——10 年;

c)  洁净气体灭火器——10 年;

d)  二氧化碳灭火器和贮气瓶——12年;

7.2  检查发现灭火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报废:

a)  筒体、器头按 8.2.18.2.2进行水压试验不合格的;

b)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钢瓶按8.2.4 进行残余变形率测试不合格的;

c)  筒体严重锈蚀(漆皮大面积脱落,锈蚀面积大于筒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表面产生凹坑者)或连接部位、筒底严重锈蚀的;

d)  筒体严重变形的;

e)  筒体、器头有锡焊、铜焊或补缀等修补痕迹的;

f)  筒体、器头(不含提、压把)的螺纹受损、失效的;

g)  筒体与器头非螺纹连接的灭火器;

h)  器头存在裂纹、无泄压结构等缺陷的;

i)  水基型灭火器筒体内部的防腐层失效的;

j)  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灭火器;

k)  筒体为平底等结构不合理的灭火器;

l)  没有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的(含铭牌脱落,或虽有铭牌,但已看不清生产厂名称;出厂年月钢印无法识别的);

m)  被火烧过的灭火器;

n)  GA 402的规定应予报废的1211灭火器;

o)  不符合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灭火器;

p)  按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予报废的灭火器。

7.3  报废灭火器或贮气瓶,必须在确认内部无压力的情况下,对灭火器筒体或贮气瓶进行打孔、压扁或锯切,报废情况应有记录,并通知送修单位。

 

 

 

9    检验规则

9.1  检验类别

灭火器维修的质量检验分为灭火器维修出厂检验和灭火器维修能力检验。

9.2  维修出厂检验

    灭火器维修出厂检验分为全检项目和周期检验,必须由专职检验员实施,合格后方可出厂。

    灭火器维修出厂时应逐具进行外观、结构及总质量检查。

灭火器检验不合格分类见表6

  6

序号

检验项目

A类不合格

B类不合格

C类不合格

1

外观、结构及总质量检查

该报废而未报废的;该装的结构未装的

喷射软管有龟裂;喷嘴有变形的;器头上压把或提把歪斜、变形,影响操作的;压力指示器指针不在绿色区域的;推车式灭火器推拉不动的;推车式灭火器总质量不足或超重的

维修合格证贴的歪斜、有褶皱的;合格证内容填写缺项的;合格证内容填写错误的;灭火器筒体补漆后有气泡、流痕的;推车式灭火器推拉有卡阻的

2

水压试验

器头或筒体(贮气瓶)有破裂、泄漏或肉眼可见变形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钢瓶残余变形率大于3%的

 

 

3

推车式灭火器喷射软管组件水压试验

喷射软管组件有脱落、破裂的;喷射软管有泄漏的

 

 

4

灭火剂充装量检查

二氧化碳灭火器充装量大于公称量的

灭火剂充装量小于公称量10%的;灭火剂充装量大于标准规定误差值一倍及以上的

灭火剂充装量超过标准规定,但不是B类不合格的

5

灭火器气密性试验

 

浸水时发现有泄漏气泡的

 

6

操作机构检查

 

保险解脱力大于标准规定值的一倍或以上的;开启力大于标准规定值50%的

保险解脱力小于20N的;保险解脱力不符合标准规定,但不是B类不合格的

 

 

 

 

 

6(续)

序号

检验项目

A类不合格

B类不合格

C类不合格

7

20℃喷射性能检查

不喷射;喷射滞后时间超过15s;喷射剩余率>30%的

喷射时间小于标准规定的;喷射时间大于标准规定值3倍或以上的;喷射剩余率>20%但不是A类不合格的;喷射滞后时间超过10s,但小于15s

喷射滞后时间超过规定,但不是AB类不合格的;喷射剩余率超过规定,但不是AB类不合格的

8

振动试验(手提式灭火器)

筒体或受压部件开裂;虹吸管、出气管或喷射软管组件折断、脱落、出现泄漏的;不能正常操作的

 

零部件有脱落、松动;压力指示器出现永久变形的

9

灭火试验

二具及二具以上不能灭火的

 

 

10

灭火剂质量检验

灭火剂主成份含量不符合标准规定的

灭火剂吸湿率、含水率不符合标准规定的


http://www.sc119.gov.cn/Get/Legal_system/Standard/mhqwxybfgz(GA95-2007).doc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 acexu
  • 没有留下签名~~
相关法律法规
推荐法律法规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EHSCity  |  产品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EHS微信群 EHS论坛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9037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