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月,小保们跑了大量污水处理厂,与污水处理厂朋友们进行了深入的推心置腹的交流,颇有感慨!前两日四川水协在都江堰关于BAF工艺的升级改造会议的召开,全川几乎所有18家BAF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全部到场,轻松的环境、畅所欲言,感受更加深刻,促成了这片文章。
污水处理,最开始在大众心目中是“又脏又臭”的,因为不了解;到现在,产业企业的发展,政府的推动和媒体的宣传,又经常有各级领导指导工作,大家又认为污水处理作为高大上的环保产业应该是各种的光鲜靓丽。但现实永远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美好,谁苦谁知道!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实际是一个压力极大、风险很高的岗位;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运行是一个专业性强、不可控变量多的系统工程。
与污水处理厂的同仁们交流越多越深入,我们越感同身受,污水处理的“痛”越清晰,往往还伴随着越无奈。大概总结了一下,污水处理厂往往主要痛在下面三个方便:
-
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的法律规范与一刀切的管理模式
要说明的是,像新《环保法》、“水十条”等法律的加强、规范标准的提高是非常正确也非常欢迎的,因为不仅从整体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来说有非常大好处、贡献,对环保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痛在不管历史条件不管原因的一刀切要求,比如从一级B到一级A,比如从原来要求的COD到现在要求的COD、氨氮甚至将来的COD、氨氮、总磷、总氮,比如污泥含水率的80%到50%以下等等。每一个运行的项目肯定都是符合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相关规范的,因为标准提高,之前的达标变成了现在的不达标,又在严格执行新《环保法》的新环境下,动不动就罚款、甚至入刑,你说痛不痛,风险高不高?
-
只管出水达标,不问管网、进水水质等先天原因
对于政府监管部门来说,职责就是监督你是否达标,这无可厚非,他没有义务甚至可能也没有专业能力去探究客观原因。但是就像前面说的,污水处理厂确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任何一种工艺都有他能处理的特点和适应范围,不是什么情况都能够完全应付得了的。而现实的情况是绝大部分地方管网不完善,雨污未分流,进水中富含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其他容易对污水厂造成冲击的成分。这极易造成偶尔的出水水质不达标,而这种由于外部先天条件造成不达标的结果最终都由污水处理厂来承担,板子都落到了污水处理厂身上,想找有关部门解释下吧,往往得到的又都是“克服一下”的答复,痛吧,忍着。
-
设计、建设、设备等前期原因给运行管理带来的实际难题
由于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模式和流程,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最终实际运营单位不统一,而很多建设单位又缺少实际管理运营污水处理厂的经验指导,给污水厂运营带来很多实际的难题。比如设备方便,污水处理厂有很多专用的非标设备,往往在项目建设完成之后设备厂家和运营单位的对接(技术服务)是严重不足的,甚至是不能满足正常运行需求的,给运营带来极大的不便。长期的运行,设备难免故障,又是麻烦的开始,有些厂家的售后服务严重不足,要么推拖,让你久等;要么极高的成本代价。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建设等等问题统统都在后面的运营管理中体现,这个难度可以想象。
说明,上面只是将感受整理叙述,不具有普遍性,但比例也不小。还有,我们只提痛处,没有处方,只是为了共同探讨更利于行业发展。最后只想说,不容易啊!
转载自 小保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