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年均32万起,违法和监管缺失是主因

本文系网易原生内容中心《数读》栏目(公众号:datablog163)出品,每周二、四准时更新。

2016年10月10日晚,位于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的一家制药厂发生爆炸,经现场确认,无人员伤亡,但是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酸臭味。和药厂一墙之隔的是一所中学,根据深夜聚集在工厂附近的家长说,这种酸臭味常年可以闻到,而发生事故的公司在8月时就已经爆炸过一次,经过检查整改和安监局的检收合格后重新投产。

天津港危险化学品爆炸和昆山粉尘爆炸过去并没有多久,矿难的报道也已经不新鲜,但中国的生产安全问题依然突出。2015年中国列入统计的生产安全事故为281576起,66182人因此死亡,部分事故因为没有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未列入统计。虽然比起2010年的数据有了明显下降,但是生产安全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年对国内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监测和分析,根据2015年实验室对较为重大事故的统计,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和造成的人员伤亡比例最高,分别为66%和59%,其次则是矿业、爆炸、火灾和毒物泄漏。虽然爆炸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因为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大,造成的死亡人数也较多。

年均高达32万起的生产安全事故多是由内因造成的。根据对2004-2014年间65份公开发布的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在事故发生原因中,违法违规行为出现的比例高达96.9%,缺乏相关技术和经验造成的事故占13.8%,人为操作失误和环境原因均仅占6.2%。值得注意的是,高达96.9%的违法违规行为背后是100%的安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

经济发展往往是地方政府第一优先考虑的事,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经济增长是政绩的重要体现。为了发展经济,地方政府要想方设法招商引资,会给于企业各式各样的优惠政策,有时会在项目规划、审批、环评等多个环节“放水”,而高标准的安全生产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有些企业会觉得能省则省,反正一般不会出事。腐败的滋生让生产安全变的形同虚设,反正出了小事故可以不上报,或者遮掩一阵子就过去,并且觉得重大事故都会发生在别处而不是自己身上。

 

监管的缺失让本可以扼杀在摇篮中的安全风险发展为事故,而事故发生后对责任的认定则完全是一笔糊涂账。事故调查的重点除了归咎责任,更重要的是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修正行业标准和管理措施,防止事故再度发生。但现实却是事故发生后追责不到位,一次看似轰轰烈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后一切照旧,不久后一样的事故再次发生,陷入死循环。说到底,无论是企业还是监管部门都缺乏对生命的重视,只靠嘴上说和开会讲的重视,其实就是漠视。